秋燥简介:
凉燥
感受秋凉燥凉燥气而发病,即秋燥之偏于寒者,临床表现初起头痛、身热、恶寒无汗、鼻鸣鼻塞,类似感受风寒,但本病有津气干燥的现象,如唇燥溢干、干咳连声、胸闷气逆、两胁窜痛,皮肤干痛,舌苔薄白而干等症,是肺受寒燥之邪、津液耗损而出现的寒燥症状。表证偏风寒,津亏铰轻,舌红苔薄白,脉浮数。
温燥
感受秋季天亢旱燥气而发病,是秋燥之偏于热者为温燥 。临床上表现初起头痛身热、干咳无痰,咳痰多稀而粘、气逆而喘、咽喉干痛、鼻干唇燥、胸闷胁痛、心烦口渴、舌苔白薄而燥、舌边尖俱红等症,是肺受温燥之邪,肺津受灼而出现的燥热症状。表证偏风热,津亏较重,甚化热伤络,胸痛咯血,舌红苔黄,脉细数。
秋燥饮食
连续放晴后,不少朋友嗓子疼痛、上火,以为感冒了,乱吃感冒药。实际上,这是秋燥在作怪,只需饮食调理即可。秋燥症主要表现为全身燥热、口唇干裂、心绪不宁,有的人会生出口疮,或者出现咽喉肿痛等症状,还会长出红且发痛的痘痘。“秋燥症”虽不十分严重,但一些病症。会使人体免疫力降低,尤其是中老年人,容易旧病复发,中医上讲,当燥邪入侵,最先受侵犯的是肺部。
专家建议,对付秋燥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喝蜂蜜水,尽量少吃油炸、烧烤以及热性食物,如辣椒、生姜等,这些食物容易上火。
传统医学认为,秋令干燥,燥邪易伤肺,导致肺阴不足,肺津亏损,所以,在这个季节,人们要注意养肺护肺,防止秋燥的伤害。白天喝点盐水,早晨晚上则喝点蜜水,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,又是秋季养生、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,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咳嗽、便秘等症。
蜂蜜的营养成分特别丰富。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,两者的含量达70%,此外,还含有蛋白质、氨基酸、维生素A、维生素C、维生素D等。蜂蜜具有强健体魄、提高智力、增加血红蛋白、改善心肌功能等作用。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“蜂蜜有五功:清热、补中、解毒、润燥、止痛。”现代医学也证明,蜂蜜对神经衰弱、高血压、冠状动脉硬化、肺病等均有疗效。
以上为大家介绍了初秋喝蜂蜜的各种好处,可以说蜂蜜是秋季养生的好伴侣,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体质喝点蜂蜜哦,可以帮你健康的度过初秋!
相关阅读:1. 防秋燥蜂蜜食谱
前文说了服食蜂蜜可以预防秋燥,如果把蜂蜜与合理的食材搭配起来,不光可以增添美味,而且可以相须相佐,增加疗效。以下介绍几个防秋燥蜂蜜食谱:
蜂蜜雪梨水:取雪梨1—2个,削皮去核切块,放入炖盅内,加少许水,置锅内用文火隔水炖约1小时,取出待凉后加入2勺左右的蜂蜜搅匀即可喝水吃梨肉,可达到润肺润燥的功效,缓解秋燥引起的口干、口渴、咽干等症。
山药蜂蜜:取鲜山药洗净,放入水中煮开约10分钟后捞起,去皮切成块状,放入炖盅内,加适量清水,放少量冰糖,置锅内用文火隔水炖约两小时,取出待凉后加入适量蜂蜜搅匀即可喝水吃山药块
蜂蜜萝卜:取鲜白萝卜洗净,切丁,放入沸水中煮沸捞出,控干水分,晾晒半日,然后放锅中加蜂蜜150克,用小火煮沸调匀,晾冷后服食。适用于消化不良、反胃、呕吐、咳嗽等。
蜂蜜鲜藕汁:取鲜藕适量,洗净,切片,压取汁液,按1杯鲜藕汁加蜂蜜1汤匙比例调匀服食。每日2-3次,适用于热病烦渴、中暑口渴等。
鲜百合蜂蜜:鲜百合50克,蜂蜜1~2匙。百合放碗中,上屉蒸熟,待温时加蜂蜜拌。睡前服,适宜于失眠患者常食。
蜂蜜核桃肉:蜂蜜1000毫升,核桃肉1000克,核桃肉捣烂,调入蜂蜜,和匀。每次服食1匙,每日2次,温开水送服。适宜于虚喘症。
柠檬蜂蜜茶:买来整个的新鲜柠檬,将柠檬切片装在小玻璃瓶中,放一片柠檬就洒点蜂蜜在上面,放一片洒一点,直到整个柠檬装完,就这样然后盖好盖然后放冰箱,利于保存,不至于会浪费。要喝的时候取一片柠檬放在杯中,然后加一勺蜂蜜,用温水冲调就可以,开水会破坏蜂蜜的成份的。柠檬会很酸的,可以多加些蜂蜜。
参见:原文网址:1.http://health.sohu.com/20150831/n420179042.shtml